發展海上風電意義何在
海上風電覺醒得夠快,但不夠早。當前各能源品類電力裝機已現過剩之憂,而從不堪重負的補貼壓力和密集出臺的政策風向看,補貼紅利期已進入尾聲。在這個當口,高額開發成本+高技術難度+高環境風險的海上風電是否處于發展良機?發展海上風電的意義何在?
給我們帶來深刻感觸的,是剛剛發生的中興芯片危機,和重新掀起巨浪的聯想兩年前的5G投票疑云,其爭端根源都是對核心技術的競爭。而歐美國家頻頻制造貿易摩擦的一個重要目的,就是劍指中國制造2025,就是扼制我國的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發展。沒有核心技術,說話都不硬氣。
誰掌握了技術,誰就掌握了標準。誰掌握了標準,誰就掌握了話語權。任何行業任何領域,核心技術缺失、創新驅動乏力,則手無利器,則要受制于人。因而,竊以為開發海上風電、海洋能這些清潔能源,重點不在電力供應,甚至也不在能源結構調整,更為重要的是搶占新一代能源技術的制高點。
海上風電產業具有技術先導性強、經濟體量大和產業關聯度大的特點。以發展海上風電為契機,推動關鍵共性技術、前沿引領技術、現代工程技術、顛覆性技術創新,從而培育新的優勢產業,形成基于世界前沿科技和規模經濟的新型產業競爭優勢。
當然,若從資源稟賦及經濟性看,海上風電在我國應該是倒著數的選擇,也正因如此,我國海上風電發展一直滯后于其他能源,也滯后于歐洲國家。雖然近兩年有了長足的進步,但海上風電的前沿技術基本還是要看西門子的臉色,海上風電產業鏈亦處于新生培育階段。
今年以來,隨著陸上能源開發受限,一直被邊緣化的海上風電忽而成為各家的寵兒。廣東省近日大幅調整2017年1月下發的海上電風建設目標,2020年開工建設目標從200萬千瓦增長到1200萬千瓦,建成投產目標從100萬千瓦增長到200萬千瓦;江蘇省將2020年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從450萬千瓦調整到1600萬千瓦;福建省目前獲批復的海上風電規劃已達1330萬千瓦,是其原來建成目標的將近7倍。
其他沿海省份也不甘落后,根據水電水利規劃總院的統計,到2020年,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海南、山東、上海、河北、遼寧等省市海上風電開工規模總計將突破7800萬千瓦。這將遠遠超過《風電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到2020年海上風電開工建設達到1500萬千瓦的目標。
當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,沿海各省已經把海上風電開發提到重要位置。對地方政府來說,既然有可再生能源配額的硬性指標要求,與其接受外省送電,不如用自己的。同時,抓住海上風電發展的契機,帶動和提升風電全產業鏈的發展,消耗上游產能。發展海上風電在加快能源結構轉型升級的同時,推動省內GDP增長,一舉兩得。
在企業間則是激烈的海上爭風,各大集團為了搶占資源不遺余力,通過承諾高額投資、引進制造產業基地等,力爭與沿海地方政府簽署壟斷性協議。據稱廣東近海區域已被三峽、粵電、中廣核、大唐、華能、國家電投等競相圈占,資源已所剩無幾。
海上之風呼嘯而來,地方與企業御風突進。聯想到當前巨大的補貼缺口帶來的發展窘境,還是讓人心有余悸。海上風電雖是必然選擇,但更要警惕規模導向和跑馬圈地的固有思維,若要長遠發展,當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,緊密結合當前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新一代智慧能源技術,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,把創新主動權、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同時,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精準對接,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上風電產業。